葛珮帆:突破保護主義重圍 支持引入境外醫生

 
 
本港醫生不足情況廣受社會關注,以人均醫生比例而言,香港目前每1 000名人口有2.0名醫生,遠遠落後於其他先進經濟體,包括新加坡(2.5名)、日本(2.5名)、美國(2.6名)、英國(3.0名)和澳洲(3.8名)。而由於本港公私營醫療雙軌制已失衡,截至2019年公營醫療仍然負責應付本港近九成住院服務需求,隨著人口老化問題加劇,情況將進一步加重公營醫療的負擔,令人手短缺的問題雪上加霜。
 
為紓緩醫生不足的問題,港府建議修訂《醫生註冊條例》(第161章),讓更多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可以來港在公營醫療系統服務,以擴大本港的醫生庫。身兼醫委會委員的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卻隨即表示,醫生人手緊絀問題不大,質疑當局放寬醫生來港門檻的需要。有關言論明顯「講大話唔眨眼」,若香港有足夠人手,公立醫院患者就不用動輒等候兩、三年始獲安排應診,私家醫生收入也不會如此豐厚,有關言論明顯是為了維護既得利益。
 
事實上,由於本港醫委會及部分醫生的保護主義作祟,他們故意隱瞞醫生荒,一直透過各種理由阻撓境外醫生於本港執業。結果就屢次出現了獲國際認可的專家,因在境外接受培訓,回流後卻未能掛牌執業的奇怪現象。現時新加坡、英國及澳洲等國家均設有不同機制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醫生在滿足所需條件後便可於當地取得正式註冊,可見考試並不是唯一取得正式註冊的條件。
 
儘管港府是次參考海外而提出修訂建議,惟有關做法非常保守,非本地培訓醫生須於認可的醫學院畢業,於當地完成實習並獲註冊後,仍需於本港公營醫療機構工作5至12年,方可註冊執業。相對本地培訓的醫生,政府對境外培訓醫生的門檻要求其實更嚴苛。
 
此外,醫委會掌控本港醫生註冊及監察醫生操守,32位委員中,醫生佔24席,僅有8名是業外人士,一直被各界質疑「醫醫相衛」。綜觀英聯邦國家監察醫生的組織均由政府委任醫生,未存在選舉產生的醫生代表的機制。港府應避免專業界別操過大權力,盡早就醫委會組成及權力進行徹底改革。
 
面對公營醫療醫生極度短缺的困境,吸引更多合資格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加入公營醫院對解決醫生荒,以及提升本港的醫療技術有莫大裨益。有關醫生需獲得公營醫療機構錄取,並於機構工作一段長時間,已有足夠把關,筆者亦認為政府可剔除香港永久居民才可申請的要求。政府只有敢於突破傳統思維,扳倒醫療保護主義,方可解決此項深層次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