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發言(經濟發展、科技發展、婦女及家庭事務)

主席,各位早晨。我今天會集中就財政預算案(“預算案”)的經濟發展、科技發展,以及婦女及家庭事務方面發言。

在經濟發展方面,這份預算案較平實,基本上回應了民建聯在發展經濟及科技方面提出的訴求,但在支援中產和中小企方面仍有不足。我期望特區政府會加大力度促進本港經濟發展轉型,令中產人士相信繼續留在香港發展是有前景、有希望的。

民建聯認為,香港大可發展文化創意、檢測認證及知識產權貿易等產業。為了促進香港的知識產權貿易量和服務能力,去年年底香港貿易發展局設立了知識產權資訊網,為知識產權業界人士和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這是個好開始。民建聯促請政府繼續進一步推動香港成為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為中小企提供技術性知識產權收購,以及商品化開支的資助;推動知識產權在估值、經紀、保險、融資、授權、法律顧問等服務發展,建立全面的知識產權中介服務體系,亦希望在相關專業培訓方面加大力度。我亦希望盡快建立香港原授專利審批制度和相關配套,就專利師和專利代理人的專業資格建立規管制度,鼓勵本地發明創新。

在旅遊業發展方面,主席,訪港旅客近年大增,大力支持本港經濟發展,但亦對本港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反映本港在規劃旅遊業發展方面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導致配套設施未能及時跟上。不過,對於有網民和團體屢次發起“拖篋”、“趕客”、“驅蝗”等行動,以粗言穢語謾罵遊客,企圖宣泄對內地遊客的不滿,我們是絕對反對的。他們這種宣揚仇恨、歧視的做法,既不文明、不理智、不合理,亦大大損害香港多年來辛苦建立“好客之都”的旅遊城市形象。香港的旅遊聲譽一旦受損,無論香港的交通網絡如何方便,未來如何增加旅遊配套,海外旅客亦可能不會再來香港。

面對目前本港承受旅客能力出現的瓶頸,加上預計未來10年訪港旅客會增至超逾1億人次,故此無論從短、中、長期而言,當局均應設法作出詳細的配套和景點規劃,改善本港旅遊設施,以擴大本身的旅客容量。

民建聯去年 9月已向政府建議,在接近港深邊界的落馬洲南發展另一個商業貿易中心區,服務來自珠江三角東部的旅客,包括深圳“一簽多行”旅客,配合使用便捷的交通網絡疏導旅客。我們期望政府和商界能盡快積極探討,推進有關發展項目。

此外,政府應積極增加酒店房間數目、會展場地,以及發展更多新旅遊景點和其他旅遊配套。政府亦應舉辦更多大型體育及文化藝術活動,發展香港成為郵輪母港,吸引更多海外和內地的高增值旅客,以及商務會展旅客來旅遊和過夜。只有盡快分流旅客,加上進一步令本港經濟和就業市場受惠更多,才能有效化解兩地民眾之間的矛盾。

主席,當局正研究調控旅客人數增長和結構的方法,但隨着內地旅客外遊的興趣越來越廣闊,我們想提出的是,香港未來亦有可能不再是他們外遊的首選地方。當全世界的旅遊目標增長點均朝向內地旅客,我相信我們不可以“斬腳趾避沙蟲”,必須繼續努力,增強對旅客的承受力和吸引力,才可以繼續保持我們作為旅遊之都的地位。

在電力能源組合方面,政府早前就香港未來10年的發電燃料組合重新諮詢公眾,提出兩個方案,包括破天荒建議向內地的南方電網購買三成電力,加上原有的購買大亞灣核電兩成電力,會令內地電力佔本港整體電力供應達一半;另一方案則 大幅增加本地天然氣發電比例,由大約兩成增加至六成。由於能源組合問題將會對未來電價和電力市場發展有很重要的影響和意義,民建聯期望諮詢完結後,局方必須細心對收集到的意見作出全面研究和評估,然後再作出理智的決定。民建聯最關注的是,政府拋出的這兩個方案均會增加發電成本 1倍,意味市民未來將要繳付更多電費。目前,我們對這兩項議題仍然有待詳細研究,不過想提出一些問題,引起政府關注和展開社會討論。

第一,向內地購電的合作模式究竟是怎樣呢?三成購電的比重究竟是如何定出來?有人說內地發電其實也供不應求,南方電力能否確保有多餘電力售予香港,提供穩定的供應?內地輸電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如何?第二,大幅增加本地天然氣發電比例,除了日後進一步減排的程度會有限外,受天然氣價格波動影響,電價的上升壓力會否更大?方案是否可取?第三,要大幅減少煤的使用比例,環境政策上是否必須在10年內一步到位?是否可以分階段執行?第四,從環保角度看,在兩個方案中,我們均看不到政府有很大誠意提高再生能源的比例,事實是否這樣?

在科技發展方面,主席,這份預算案推出不少與科技有關的措施,尤其在資助研發方面。比較令人印象深刻的措施包括改革創新及科技基金(“創科基金”);設立“企業支援計劃”;擴大對科研商品化的資助範圍;以及在創科基金以外資助大學師生在科技界創業。這些措施都有助鼓勵創意、支援研發和推動科研商品化,值得我們讚賞。我們以往一直指出政府對研發投資不足,現在終於有所改善,實在是個好開始。但是,我們仍然認為政府現時對研發的資助始終不足,我們希望政府未來會進一步加大研究的投資。

上述提出的一系列措施亦有一些執行細節,我們希望政府進一步留意。在企業支援計劃方面,允許大小企業一起申請。我們認為要留意的是,會否因為大企業在包裝、人手等各方面也有一定優勢,在申請項目和處理行政程序方面也有較多資源,條件比中小企強,因而令中小企處於劣勢,難以成功申請。至於創科基金加強支援科研商品化,我們希望當局確保審批的準則公開透明,以及簡化行政手續。對於科技創業資助計劃,大學和創新科技署作為審批機構,是否具備足夠的商業觸覺去判斷項目的市場潛力呢?審批機構應該考慮諮詢業界的意見,避免出現滄海遺珠。總括來說,我們仍然希望各方面對新的創業者和中小企有更多支援。

就科技的培養人才方面,今年“財爺”打算挑選資訊科技教育表現突出的中學加插課程,培養學生成為資訊科技的才俊或未來的企業家。這些 措施有助令出色的學生更出色,但當局亦必須確保因材施教,避免盲目增加師生的課業負擔,變成揠苗助長。當局亦要注意科技普及教育,“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提出在學校推行程式編寫課程,我們認為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是學習科技的關鍵。程式編寫教育在國際上已是大趨勢,大家都認為有助培養邏輯思維、解難能力及創意思考,很多國家現時正研究甚至已經由小學開始推行程式編寫教育。所以,我們希望香港盡快研究將程式編寫教育推動由小學和中學開始,與中、英、數等主科並列為主要教育。不過,在預算案中,對於中小企投標政府科技項目這個老問題,“財爺”似乎沒有進展。政府在今年預算案質詢的答覆CEDB(CT)(190)中指出, 2013-2014年度政府採購資訊科技產品和服務的項目共有5 861宗,總值78,100萬元。當中只有321個項目由中小企承辦,總

額只有4,600萬元,只佔總數的5%左右。這個比例實在太低,反映政府在招標項目方面,往往只有大財團才能受惠。政府應考慮如何分拆項目,方便中小企投標,對於標價過低的“頂爛市”標書,亦應研究成本因素是否合理,避免出現以本傷人的情況。

此外,“財爺”在預算案的演辭中表示,他也期望施政報告提到的創新及科技局可以盡快成立。新局作為推動本港科技發展的專責政策局,我認為目前最少有4方面的工作應該盡快展開:第一,設立督導委員會,諮詢各界,制訂中、短、長期的科技發展政策;第二,挑選本港的優勢領域重點發展;第三,落實“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提出發展智慧城市的目標,包括擴建Wi-Fi網絡、加強電子政府服務、發展物聯網和數據中心業務等;第四,全面檢討政府內部應用資訊科技的情況,推動內部數碼化、雲端化、無紙化,以及加強電子政府服務方便市民。

香港的電子政府服務曾經領先世界,但今天在很多方面我們已落後於人。為此,我更期望創新及科技局能盡快成立,以推動這方面的發展。然而,對於政府剛在昨天公布有關創新及科技局的文件,我有以下的一些疑問,希望在今天提出。

第一,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通訊及創意產業與新局是分開的,我很想知道,為何不把通訊廣播和創意產業交給新局負責?我們一直談論的ICT,通訊和科技其實是分不開的,如果分開了,是一時權宜之計還是長遠的策略呢?我希望局方可有所交代。第二,除了問責和首長級官員外,新局只有27名非首長級的常額公務員,人手是否足夠發展我們期望創新及科技局推動科技發展的工作呢?第三,新局會否成立督導委員會,廣泛諮詢業界和其他各界的意見?雖然這些職能和細節很多都有待釐清,但我仍然希望各方面都不要阻撓,共同推動創新及科技局盡快成立。主席,我亦十分關心婦女和家庭方面的事務。今次算案中明確提到人口老化和人力供應不足,是限制香港經濟發展的兩個主要因素。我們亦明白現時有很多婦女都希望在生育後可以工作,兼顧家庭和事業。但是,這份預算案明顯忽略了對婦女工作、生育和家庭的支援,尤其在託兒服務及婦女健康方面,仍然有很多不足之處。所以,我期望政府在未來可以加大力度,例如推動兒童成長儲蓄基金等,減輕父母的負擔,鼓勵婦女生育之餘,亦可釋放婦女的勞動力,讓婦女可以投入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

我希望下一份預算案可以在婦女健康方面着墨更多。多謝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