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文匯報 | 2014-02-18 報章 | A16 | 文匯論壇 | By 葛珮帆
香港應致力提高旅客承接能力
旅遊業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我們應大力吸引各地旅客來港消費,「反自由行」之類的行動是不文明,亦不合理的舉動,大大破壞香港這個「國際旅遊之都」的形象與聲譽。我們支持警方加強執法,力保香港安全城市美譽,亦促請政府積極研究增加各區旅遊景點及酒店數目,提升香港接待內地居民旅遊與消費的能力,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約百名網民及「香港人優先」成員日前在尖沙咀進行「反中國自由行」示威遊行,以暴力手段包圍多間名店,並粗言穢語辱內地旅客,引發多次衝突和肢體碰撞。對於香港作為一個開放文明多元的國際城市,有市民針對遊客訪港發動示威,並發生對衝突的行為,無論從經濟發展抑或城市形象的角度看,都屬遺憾事件,都應予以強烈譴責。
辱罵內地遊客應受譴責
自2003年,內地在港推出了CEPA、「個人遊」等政策後,內地遊客到港旅遊消費,對香港經濟及就業市場的支持逐年增加。近年隨內地經濟增長迅速,內地訪港旅客人數亦快速增長。去年全年來港旅客達5400多萬人次,比上一年增長近百分之十二,創歷史新高,當中逾7成旅客都是來自內地。由於香港擁有地緣之利,加上政策的優先,因此,香港可以率先享受到內地民眾財富增長所帶來的經濟利益。
不過,香港由於地少人多,大量旅客訪港,令市民日常生活無可避免受到影響。旅遊業帶來的經濟效益有多大,就必須要視乎政府在規劃、基建等方面增加旅遊配套設施的工作是否做得妥善。可惜,過去數年,特區政府有關工作明顯有欠理想,而早前政府公布的「香港承接及接待旅客能力評估報告」結果更顯示,本港有能力在2017年承接逾7000萬人次旅客,但當局除繼續跟進之外,並沒有具體的新措施。對此,民建聯確實有點失望,我們促請特區政府必須加緊研究如何有效提升本港長遠的旅客承接力。
據報道,2013年內地出境旅遊的旅客共9700萬人次,比2012年多出了1400萬人次,內地相關部門表示希望今年可突破1億人次,未來5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數將超過4億人次。可見內地旅客是現時世界各地旅遊城市爭相覬覦的一塊「大餅」。環顧亞洲主要的旅遊國家與地區,例如新加坡和日本等,近年的內地旅客人次及消費情況,都有大幅增加的趨勢。2013年上半年到訪新加坡的內地旅客共花費新幣15億2千萬元,打破自2007年以來一直居首位的印尼遊客記錄,成為新加坡旅遊消費主力。同時,中國旅客亦成為日本各地區旅客的購物消費排名之首。
政府須加緊研究提升承接力
香港作為一個開放型經濟體,旅遊業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我們應大力吸引各地高端旅客來港消費,因此,「反中國自由行」之類的行動是不文明,亦不合理的舉動,大大破壞香港這個「國際旅遊之都」的形象與聲譽。我們支持警方加強執法,力保香港安全城市美譽,亦促請政府積極研究增加各區旅遊景點及酒店數目,並推動在落馬洲南發展商貿購物中心,配合便捷的鐵路及道路交通網絡,以疏導分散旅客,提升香港接待內地居民旅遊與消費的能力,同時亦可創造更多新界區的就業機會。
鑑於現時「個人遊」旅客中,有高達六成五均是不過夜旅客,因此,為了吸引更多旅客過夜留港更長時間,並增加香港對海外與內地的中產階層和商務及會展旅客的吸引力,政府亦應舉辦更多大型的體育及文化藝術等大型活動,以及加大力度發展香港成為郵輪母港,同時改善大嶼山各景點之間的交通接駁能力,以吸引更多高增值的客群來港旅遊,增加本港旅遊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