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的飲食習慣

可持續發展的飲食習慣

近年來,社會上都十分注重「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根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世界委員會的報告,是指「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發展模式」。在我們生活上的體現是,在發展經濟時,要顧及保護環境,確保我們的後代都可以繼續和大自然和諧共存。你是否想過我們在飲食之中,都可以「可持續發展」?

香港人嗜食海鮮已經是世界聞名,根據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最新報告更顯示,700萬港人每年人均消耗超過70公斤的海鮮,在亞洲區內位列第二。龐大的消費市場,帶來各種各樣不良的捕魚方式,令到海洋的生態系統大受破壞。有環保組織估計,如情況持續下去,到了2048年,所有具經濟價值的魚類將會全部消失。這個情況真是令人十分憂慮,大家試想想沒有魚類的海洋會變成怎樣?相信沒有人想看到這樣的情況出現。但我們可以做甚麼一同保護我們的海洋呢?

除了世界各國政府要加強對漁業的監管外,我們亦可以從生活習慣上手。我明白不是人人都可以或適合如我般長期茹素,只是希望大家要食得更有智慧,更加環保。「世界自然基金會」早前推出了「海鮮選擇指引」,呼籲市民在進食海鮮時,要選擇一些其捕撈或養殖方法對環境影響較小的海鮮。指引共分三個等級,分別是「建議」、「想清楚」及「避免」。在指引中,其分級除了以品種評估外,亦會以來源及捕撈方法作評估。如來自加拿大的三文魚就劃分為「建議」,而來自美國、愛爾蘭、挪威及蘇格蘭等地的三文魚則被劃為「想清楚」。

要留意的是一些我們經常食到,而且感覺上數量還有很多,不會有絕種危險的海鮮,就被劃分為「避免」,如:紅衫魚、海蝦、銀鱈魚、沙巴龍躉等,牠們在數量上雖然未到危險或瀕臨絕種的情況,但捕獲牠們的方法對海洋環境會造成很大的破壞。漁民多數以拖網捕魚的方式捕獲上述的海產,在拖網時有很大機會將其他珍貴的海洋生物,如綠海龜、鯊魚等一併捕獲。指引只是一個參考,提醒大家在進食海鮮時,要考慮其捕獲或養殖的方式是否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大自然賜予我們眾多珍貴的天然資源,我們是有責任去保持大自然的平衡,不能僅僅為我們的一點口腹之慾,就對大自然恣意破壞。為下一代帶來一個更好的世界,不正是我們這一代的責任嗎?希望大家日後在進食時都可以更有智慧,讓世界更「可持續發展」。

 

成報 | 2014-10-06 A12 |人生•生活 |帆心看世界 |By 葛珮帆 

成報 | 2014-10-06 A12 |人生•生活 |帆心看世界 |By 葛珮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