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義執言:「人人暢道通行」十分僵化

仗義執言:「人人暢道通行」十分僵化

港府早在二○○○年制訂政策,為行人天橋加建斜道或升降機,其後又在一二年推出「人人暢道通行」政策,即使現有行人通道已裝設標準斜道,亦會考慮加裝升降機。但由於部門各自為政及官僚主義,導致資源錯配,既有一些項目浪費公帑,更有一些項目漠視市民真正需要。

審計署的報告中舉出不少浪費公帑的例子,當中揭發全港有多條行人天橋及隧道規劃錯誤,使用率偏低,有耗資二百萬元的隧道封閉二十年從未開放,變成露宿者之家及非法傾倒廢物黑點;亦有耗資三千萬元的天橋變成緩跑徑。事實上,有很多項目是市民真正需要的,去年的施政報告決定優化「人人暢道通行」計劃,豈料優化後的第二階段計劃,限制仍然多多。

涉及公共屋邨或私人屋苑範圍的行人通道,再次「冇望」,不少舊區的老弱婦孺出入繼續撐長樓梯、捱長命斜。以廣源邨為例,因廣林苑及康林苑的天橋不屬路政署範圍及部分路段屬領展,而不考慮加建升降機的建議,令長者要繼續「捱」超過八十級樓梯。又如穗禾苑居民現時要行百多級樓梯上落火炭鐵路站,居民極希望能加建升降機或自動扶手電梯。而西貢白石窩村的村民出入都靠長長石級,十分需要村內加建一條斜道方便長者出入。但上述的合理訴求均落空。

政府為「方便自己做嘢」,部門行事僵化,一方面有項目浪費公帑,一方面市民真正需要的項目被置之不理。政府必須檢討這種各自為政、資源錯配的情況,豈能讓問題延續下去?

東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