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面質詢:提供資源推廣在學校使用資訊科技

我在2013年11月20日在立法會會議就提供資源推廣在學校使用資訊科技提出書面質詢並得到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的書面答覆。

 

立法會十五題:提供資源推廣在學校使用資訊科技
**********************

  

以下為今日(十一月二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葛珮帆議員的提問和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有資訊科技及教育界人士向本人反映,全球已步入數碼時代,各國在電子化教與學(尤其是無線學習)方面均迅速發展。他們又指出,雖然政府先後推出三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但現時中、小學的資訊科技教育只側重教授文書處理軟件及上網技巧等,而非最新的資訊科技知識。此外,他們又批評,政府在學校全面發展資訊網絡基建及更新資訊科技教學工具等方面進展緩慢。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計劃為全港中、小學提供全面和免費的Wi-Fi網絡覆蓋;若會,詳情及落實時間表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有否計劃在全港中、小學推行「一人一台電腦」的政策,並鼓勵學生自備個人移動裝置作學習用途,增進電子學習的效益;若有,詳情和落實時間表為何;有何措施向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資助,打破家境清貧學生網上學習的障礙,以確保他們享有平等的學習機會;若否,原因為何;

(三)有否計劃增撥資源,協助學校添置最新型號的電腦和無線網絡設備,並回收已過時的資訊科技設備;若有,詳情和落實時間表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四)有否計劃邀請資訊科技業界合作,由資訊科技人員代替老師負責專業的網絡設備維修及管理工作,讓老師可專注教學工作;若有,詳情和落實時間表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五)有否計劃向老師及學校的技術人員提供定期的培訓,以確保學校能有效地推行電子教學;若有,詳情和落實時間表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六)隨第二代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有否計劃推行中、小學課程改革,並與資訊科技業界及出版業界合作,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援及制訂教材,促進創協學習(即強調協作、共建資源及創意元素的學習),誘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集體交流、互相指導學習及合作完成課程的學習目標;若有,詳情和落實時間表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七)有否計劃在全港中、小學校引進使用最先進的電腦語言編寫程式的課程,為培養資訊科技人才奠定基礎;若有,詳情和落實時間表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一)善用資訊科技以促進有效的學與教是全球的趨勢。政府一直致力推動資訊科技教育,自一九九八/九九學年起撥款共逾90億元,實施多項相關的政策及學校支援措施,當中包括推行了兩個階段的「電子教科書市場開拓計劃」。在推動電子教科書市場開拓計劃的過程中,不論參與試用電子教科書的夥伴學校或開發機構,均認為有需要加強學校現有的資訊科技基礎建設,以更靈活和有效地在課堂中使用電子教科書。政府最近推出的「2014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諮詢文件,當中亦包括為學校提供WiFi的建議。為此,教育局稍後會提出率先為部分積極使用電子教科書推行電子學習的學校提升WiFi設備,以助建立更有效的數碼學習環境。

 

(二)電子學習的基本概念是學生能透過電腦、連接互聯網及使用電子教科書或其他電子學習資源以進行學習。但課堂活動應集中於學生與教師之間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電腦只是輔助工具,理應「適時適用」。基本上並不是每一位學生都需要時刻在課堂上使用電腦,正如學生無須全時間在課室使用印刷課本一樣。當然,我們亦留意到隨流動電腦的價格近年不斷下降,功能和內容不斷豐富,「自攜裝備」以方便學習將成為趨勢。一方面,我們會密切留意學校進行電子教學的情況以提供適切的支援;另一方面,為協助家境清貧的學生在家上網學習,政府已採取了雙管齊下的策略,包括每年向合資格家庭發放上網費津貼,以資助他們購置上網服務及電腦器材;並推行「上網學習支援計劃」,幫助他們善用上網費津貼,和提供免費培訓及支援服務。

 

(三)及(四)現時教育局每年均向所有公營學校發放「資訊科技綜合津貼」,在校本管理的原則下,學校可因應本身的需要運用這項津貼於提升和更換學校資訊科技設施。有關回收已過時的資訊科技設備,環境保護署定期推行電腦回收計劃,學校可透過計劃把過時的設備適當地循環再用或處理。

  

學校亦可運用「資訊科技綜合津貼」於直接聘請技術支援人員或向服務供應商購買部分或全部的技術支援服務,提供專業並人手充裕的支援服務。教育局會繼續不時檢討這方面的安排及需要,以提供適切的資源,支援資訊科技教育的發展。

 

(五)教育局一向有為教師及學校的技術員提供培訓課程,其中部分課程亦與資訊科技業界合作,以協助學校推行電子學習。在二○一二/一三學年,我們提供約390個有關電子學習、領導與管理及科技系列的培訓課程,參加的教師及技術員約6500人次。教育局會每學年檢討各培訓課程,並按教師及學校技術員的需要,制訂下學年的培訓課程。有關的資料會上載教育局網頁,供他們閱覽及報讀。

 

(六)資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應用普及,對學與教過程起一定的幫助。政府從一九九八/九九學年起推行資訊科技教育,分期推出資訊科技教育策略,並投放大量資源。另外在二○○○年,教育統籌委員經廣泛諮詢公眾,制訂教育目標,提出教育應根據學生的才華,培育他們全人發展,促進終身學習;自此,教育及課程改革措施,循序漸進。現時在課程方面,學生透過以下兩個層面來學習/運用資訊科技的知識和技能:

(i)運用資訊科技能力為學校課程九種共通能力之一,已經滲透在不同的學習領域或科目的學習和教學活動中,讓學生進行互動/自主的學習活動,學會學習。為配合運用資訊科技教學,教育局成立了一站式學與教資源平台,在不同的學習領域為教師提供學與教資源作參考。

(ii)資訊科技的知識和概念亦已包含在小學「常識」科、小學電腦認知單元課程、以及科技教育學習領域的電腦科目內(包括初中「普通電腦」科,高中「資訊及通訊科技」科),培養學生有關的知識、技能及態度。學習元素亦已保留一定的彈性,讓教師在課程架構下適時引入一些最新科技於教學中,包括互聯網及其相關課題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初中科技教育學習領域課程已於二○一二年增潤,包括增新了課程指引中「資訊和通訊科技」的學習元素。

  

此外,為促進學校運用資訊科技教學,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促進終身學習,並與資訊科技業界及出版業界合作,建立相應的技術支援及制訂教材,教育局於二○一○年推出為期三年的「電子學習試驗計劃」,參與的試驗學校透過與其他界別(包括大專院校、資訊科技界、教育出版商及其他供應商等)夥伴協作關係,發展配合學校、教師及學生的需要,並符合商業效益營運模式發展的電子學習資源。另外,教育局於二○一二年開始推行「電子教科書市場開拓計劃」,目的正是協助和鼓勵具潛力和有意編製電子教科書的機構,按本地課程編訂不同的電子教科書,以作為印刷版教科書以外的另一個選擇,並建立一個嶄新、健全、多元和可持續的電子教科書市場。我們期望在市場開拓計劃下編製的電子教科書,可於二○一四/一五學年推出市場,供學校使用。

 

(七)現時中、小學校透過不同的電腦相關科目,讓學生學習程式編寫以發展邏輯思考,學會利用資訊科技去解決問題,為將來進修或工作做好準備:

(i)在小學階段,教育局已為小學發展了八個電腦認知單元課程,包括教授編寫簡單程式的單元,讓學生掌握基本編程技巧。

(ii)在中學階段,學校在初中科技教育學習領域範疇下教授程式編寫,讓學生學習編程及解決問題的技巧。學生在高中更可以選修「資訊及通訊科技」科,對程式編寫作深入研究,包括應用移動程式設計。

  

此外,學校亦透過數學、科學等學習領域,鞏固及發展學生邏輯思考及解難能力。教育局一向重視培養學生對程式編寫的興趣,每年都與專業團體舉辦「香港電腦奧林匹克競賽」的中學生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