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大海龜

摘自 成報 | 2014-02-24 報章 | A06 | 人生.生活 | 帆心看世界 | By 葛珮帆

救救大海龜 

在眾多海洋生物中,我十分喜愛海龜,記得以前在大海潛水時總會見到許多大海龜,所以遇上也不覺驚訝,但是近年海龜數量顯著大跌,在大海已很少遇到,牠們一般亦會避開人類。海龜是唯一生活在海洋的龜鱉類動物,估計已經在地球存在了超過一億年,在海洋的生態系統中擔當一定的角色。一些海龜品種依靠吃海草生存,能夠避免海草長得過長而遮擋陽光,而適當長度的海草床也為多種魚類、甲殼類、貝類、軟體動物等於海草床覓食、成長及生活的物種提供重要的棲息地及庇護所。另外一些吃水母的海龜品種,則扮演維持水母數量平衡的角色。

 

很可惜,現存的海龜只有七個品種,而且大部分都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瀕危」或「極度瀕危」品種。牠們正面對各種人類行為的威脅。玳瑁便因為其背甲價值不菲,用於製作手飾、眼鏡框等而被人類過分捕殺至絕種邊緣。事實上,新西蘭以前就有一隻叫兼嘴垂耳鴉 (Huia) 的雀鳥,因為其羽毛所造的帽飾被視為社會地位的象徵而絕種。

 

海龜也常吞了誤以為是水母、在海上飄浮的廢膠袋。由於牠們不能消化或排出廢膠袋,其胃臟及腸道便會被破壞,導致死亡。另外,許多海龜往往被漁網、漁絲纏而弄至斷肢或因不能到水面呼吸而溺斃,也有的吞下漁而受傷。較早前我便到過位於馬爾代夫 Baa 環礁 (BaaAtoll) 的一間「海龜拯救收容所」參觀。

 

這個環礁於2011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以表揚該處能藉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和諧互動所達致的保育成就。該拯救所會收容及照顧人們在附近海域找到的受傷海龜,還會詳細紀錄牠們的資料及替牠們改名,待牠們康復後再放回海裏去。我在那裏便見到兩隻因被廢棄漁網纏住而須截肢的海龜,一隻名為 Ossy 的估計為15至20歲,而名為 Naushad 的則估計為40歲以上,是該處體積最大的「病人」,身長73厘米,體重達35公斤。所以,我們以後真的不要再以廢棄物污染海洋,傷害無辜的野生動物。

 

至於在海灘剛出生的幼海龜,由於牠們的天性是朝日光或者月光爬到海洋,但隨海邊住宅和旅遊設施的發展,牠們的方向感便遭擾亂而走向內陸,最終不是被車輛輾斃,便是被貓狗咬死。有見及此,許多地方已開始立例規定鄰近海龜產卵的海灘範圍,實施燈光管制。美國佛羅里達州便於1997年訂立燈光管制法例,還要求相關市政府檢討所有新的建築物及街燈對保持海灘漆黑的效應。香港政府也於1999年規定,在每年綠海龜繁殖季節期間,於唯一經常有綠海龜產卵的南丫島深灣沙灘實施出入管制,以避免海龜、龜巢和龜蛋受到干擾。

 

我希望大家會更加關注保護海龜的迫切性,愛護自然環境,不再把廢物丟進大海,不再購買海龜製品,並且留意避免前往海龜繁殖地的海灘作騷擾,讓這種美麗的生物物種得以繼續生存,讓我們的下一代可以繼續在一個生態平衡發展的地球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