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義執言:反對派的欲加之罪

仗義執言:反對派的欲加之罪

本港在泛政治化氣氛下,政府提出任何政策措施,總有人以偏概全,政策剛出籠已被批評得體無完膚,林鄭的首份施政報告亦難幸免。

例如報告提出「首置上車盤」,被指官商勾結;綠置居常態化,被指剜肉補瘡;即使惠及普羅大眾的交通津貼,郭家麒議員在施政報告答問大會上,竟聲言這是「想用一些小恩小惠買了香港人的心」,隨即走上前向特首遞三百元現金做騷。

公道地說,儘管這份施政報告未能完全滿足所有市民的訴求,立法會議員應對政策提出質詢及改善建議,例如有立法會議員第一時間提出交通津貼應包括邨巴,亦有其他議員質疑新房屋政策會延長市民輪候公屋時間等,十分合理。議員其實毋須用刻薄及帶侮辱性的言行去企圖羞辱特首。

實際上,今次施政報告採納了大量民間智慧和各政黨多年來提出的建議,例如:兩級稅制、首置上車盤、科技研發扣稅、成立兒童事務委員會、男士侍產假增至五日、支援罕見疾病患者、車費補貼及改善低津等,回應了大多數市民的訴求,尤其關顧弱勢社群。

反對派及《蘋果日報》卻聲稱:「林鄭不談民主不談港獨、只談經濟只談民生的策略更具欺騙性。」究竟特首在欺騙甚麼呢?這根本是欲加之罪。香港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調查顯示,此份施政報告平均得分六十二點四分,是回歸以來第三高分的施政報告,顯示大多數市民不會被反對派的謊言所迷惑。


東方日報